地名由来:
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,闽王王审知筑夹城,围“三山”于城内。城东南设美化门(今五一北路福新路口),于门之东侧建一内城门。此门傍琼水而建,故称水步门(古人称水边为“步”)。明代以后谐音为水部门,水部名称由此而来。因街道辖区在旧城水部门一带,故取名水部街道办事处。
王审知,字信通,又字详卿,光州固始(今河南固始县)人,生于唐咸通三年(862年),兄弟3人,王审知排行第三,号三郎。王审知少时好读书,有抱负。
中和元年(881年),寿州(今安徽寿县)屠户王绪起兵攻克光州,王审知兄弟投奔王绪起义军。不…… 王审知详细信息++
基本介绍:
水部街道地处古城“水步门”。五代后梁开平二年(908年),闽王王审知筑夹城,围“三山”城内。城东南设美化门(今五一北路福新路口),于门之东侧建一内城门。其门傍琼水而建,故称水步门(古人称水边为“步”)。明代以后谐音为“水部门”,水部名称由此而来。辖区东起福马路、连江路口,西至五一广场东侧于山东麓,南至五一路状元街,北迄古仙桥及福新路部分地段的北侧,面积1.5平方公里,人口2.7万,街道办事处址设龙庭境39号。下辖闽都、柳宅、莲宅、王庄、建筑、蛤埕、高桥、于山、建华、泮洋、福新、水涧等127居委会,一个水部行政村。辖区地处福州温泉中心地段,地下温泉具有距地表近、水温高、含硫量低、水质好的特点,故
+查看详细水部街道概况>>
文化旅游:
林纾故居
林纾故居坐落在从闽江大桥向北步行不到10分钟的六一中路莲宅社区内,陈列馆占地380平方米,建筑面积500平方米,为清代民居风格。正座面宽3间排,前后天井,进深5柱,穿斗式木构架,左右披榭。厅
历史沿革:
1955年5月,水部与高桥居民委员会合并成立水部街道,属大根区;1956年5月,大根区并入鼓楼区,改属鼓楼区;1960年2月,改制为水部街道公社;1963年4月,恢复为水部街道;1968年,改称五一街道;1969年4月,改属郊区;1970年2月,郊区撤销,复归属红卫区(原鼓楼区);1980年1月,恢复水部街道。